特色移民

 

 

陪读妈妈如何办理学签、工签

 

接下来,我来聊聊作为陪读妈妈从陪读签证转学签、从学签转工签的过程。

 

带着小小的新鲜、激动和不安,我和儿子背着背包来到加拿大这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
 

孩子入读的公立小学有1到8年级,孩子读的是六年级。由于班里没有说中文的孩子,所以儿子适应学校英文环境的过程稍微有点痛苦。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,孩子开始交朋友、聊天,启动了新生活模式。

 

由于刚开始第一年对加拿大的学校不够了解,我在监护人附近所属学区就近选择了这所公立学校。当孩子读了一段时间、我对学校有一些了解之后,就开始考虑孩子转学的问题。

 

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。总的来说,对本地情况熟悉之后,就会有很多选择。如果要转到私校的话,先要一份申请书,然后在网上填好孩子的情况,一般来说,需要一份比较好的SAT成绩。

 

如果各方面符合要求,那么学校就会直接发出OFFER,接下来的学期直接转学进入新学校,跟原来的公立学校说明下个学期要转学即可。

 

我给儿子转学的过程是这样的:先去天主教教育局提交了申请表,然后说明情况,满足条件的话,教育局会发出offer,新的学期孩子就可以直接转学了。

 

在帮助儿子适应、转学的过程中,我也开始在加拿大开始了新的生活,融入加拿大陪读妈妈这个群体。

 

到了加拿大之后,才发现陪读妈妈是个庞大的群体,大家在接送孩子的过程当中认识,同时也会自发组织教会英语班等各种活动,生活相当丰富多彩,也发现了一些潜在机会。

 

2014年6月份,加拿大出台一条规定,陪读家长旅游签可以转学签、然后转工签,孩子爸爸可以办配偶工签来加一家三口团聚。

 

我了解之后,觉得对我来说可能是个机会,就去了解拿到学签需要哪些条件,同时也请加拿大本地的朋友帮忙把关。

 

过程是这样的:持旅游签证可以学习语言,读3到4个月后学校会发语言学习毕业证明信,去申请专业课的offer。拿到这两样材料后,再准备一些申请文案,就可以申请学签了。

 

这个过程我经历了约大半年的时间,在2015年8月申请到了学签,于当年9月入读,开始了为期两年的专业课学习。

 

由于我是第一批申请学签的大龄家长,所以比较紧张。现在回顾,申请旅游签转学签成功率比较高,前提是要有专业课学习。现在有陪读妈妈想按此办理的话,我不太了解现在政策是否仍跟当时一样,因此建议最好先找加拿大境内中介咨询。

 

我是今年5月顺利毕业的,毕业之后,就涉及到学签转工签的问题。

 

根据加拿大规定,只要在加拿大读书超过两年,毕业后就可以自动申请工签。我拿到学校的毕业证和毕业成绩单之后,顺利申请了三年工签。

 

申请工签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网上递交,可以自己做,不需要中介;同时按照checklist提供文件,接下来就是等待,一般都会很顺利拿到工签。

 

另一种拿工签的方式是在美加边境去用学签换工签,不需等待。当时,由于我已经找到工作,需要赶紧拿到工签,所以就选择了在美加边境去换工签。

 

这个过程也比较简单,带上必要文件,如护照、学校在读证明、毕业信、毕业证明、毕业成绩单,到边境后跟边境官说明要申请工签。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核查,study permit 就换成了work permit。

 

拿到工签之后,孩子爸爸就可以申请配偶工签。我先生在2015年9月申请配偶工签来到加拿大,一家三口在这边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。

 

孩子除了继续享有免费入读公校的福利,还有更加令人兴奋的好消息:家长拿到工签后,孩子的大学学费从国际生学费直接转成了本地生的学费,也就是46000直接变成了每年的8000。

 

现在,我在加拿大的生活已基本上稳定。孩子经过三年的努力,语言及各方面都比较适应,马上要入读十年级,可以申请IB学校。

 

作为陪读家长,这个过程中我有辛苦,也有意外收获——体验美好的学习新生活,拿到工签并有机会申请移民,感觉未来的日子里前途一片光明。

 

不少陪读家长舍弃在中国比较优越的生活,到加拿大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去生存,是需要很多勇气的。在陌生的地方生活,开心乐观、积极向上的心态非常重要。

 

最后,希望每一个留学生和每一位陪读家长在加拿大的生活都顺利愉快,少走一些弯路。

 

以上分享来自国内多年金融&IT行业及海外工作经历,2014年作为陪读家长来到加拿大,通过读书取得工签的张宁女士。